我是让我们院感团队首先去排雷,把流程设计好,把队员感染防控能力培训好,这样才能确保医护人员的安全。

2016年,复旦大学王磊团队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发表论文,首次发现人类卵子MI期成熟阻滞为新孟德尔显性遗传病,发现了第一个突变基因TUBB8并阐明了作用机制。此外,给予一名突变患者的卵子体外注射一定剂量的野生型TRIP13 cRNA,可使卵子成功排出第一极体 (图2)。

中国石化三十年

先前研究显示,TRIP13基因编码产生AAA+-ATPase蛋白在减数分裂染色体配对重组中发挥重要作用,也是有丝分裂纺锤体检验点的关键成员。5月29日,相关研究成果以《TRIP13基因错义突变引起女性不孕及卵子成熟期阻滞》(Bi-Allelic Missense Pathogenic Variants in TRIP13 Cause Female Infertility Characterized by Oocyte Maturation Arrest)为题,在线发表于国际著名遗传学杂志《美国人类遗传学杂志》(The 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图1 在四个卵子MI期阻滞家系中发现了TRIP13基因的不同纯合/复杂合错义突变研究人员在细胞系及患者永生化细胞中发现,突变降低TRIP13及其下游HORMAD2的表达可解释减数分裂阻滞表型。近日,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教授王磊和副研究员桑庆团队联合国内多家生殖中心,研究发现了导致人类卵子MI期阻滞的第二个突变基因TRIP13(第一个突变基因为团队于2016年发现的TUBB8),并发现了不同的隐性突变类型导致完全不同的两种疾病(纯合无义突变引起Wilms tumor,纯合/复杂合错义突变引起女性不孕及卵子MI期阻滞)。这为未来开展临床患者的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李沁园。成果相继发表于N Engl J Med (2016), Science Transl Med (2019), Am J Hum Genet(2016, 2017, 2018, 2020)等国际高水平杂志,为相关患者的遗传咨询及实现辅助生殖中的精准医学实践奠定了基础。当时的蒋玉龙初为人师,学生时代期末考试前熬夜啃书的日子仍历历在目,他很能理解学生的难处。

这让我能够及时发现学习中的一些问题,蒋老师的讲解让我豁然开朗。在混合式教学中,我希望通过合理设计制度,使学生乐于学习、自主学习,培养他们可持续学习及终身学习的能力。微电子学院2018级本科生王瀚伟本学期也修读了《半导体物理》课程,课程过半,他明显地感受到自己的表达演讲与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提升。2013年,一股慕课热席卷中国高校,一时之间各种学习任务管理系统也涌现出来。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李沁园。早课容易犯困?硬核专业课搬到线上更加听不懂?听着老师和学霸在讨论课上口若悬河却只能回复+1?面对这些在线学习中可能出现的窘境,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教授蒋玉龙站在学生角度设计,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

中国石化三十年

王靖一则感到,混合式教学方式对自己的时间管理和自控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自己下更多工夫。学生来做主:翻转课堂检验自学成果30位学生5人一组,双周在线课堂上,每组都要做好PPT,针对老师提前选好的知识点,进行学习心得汇报,将自己的理解以及对重点的提炼,阐释给老师和同学,这是《半导体物理(混合式教学)》的一大特色。2014年,《半导体物理》成为复旦大学第一门混合式教学课程。微电子学院2018级本科生王靖一说:课堂汇报的准备过程也使我更深入地理解知识点。

在激烈讨论中,学生有时会提出一些连蒋玉龙都需要几经思考才能回答的优质问题,让他非常欣慰。作为混合式教学的先行者,疫情下在线教学的新形势,对蒋玉龙来说却是教学常态。前面讲得这么热闹,那么什么东西才能决定后面这些发光啊、整流啊?前提是半导体晶体。蒋玉龙说:常规教学要有兜底思维。

为了防止学生在腾讯会议平台汇报时掉线,蒋玉龙要求将汇报内容提前录制好,一旦出现直播网络问题,就用PPT录屏救急。蒋玉龙这样认为,老师在传授知识之外,还应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能够将知识融会贯通,再条理清晰地表述出来。

中国石化三十年

蒋玉龙至今记得自己作为任课教师获得的第一个成绩——65名同学自愿参与评教,平均分4.96,高于全校所有课程的平均分4.5,还有将近40名同学用文字评价,肯定了视频对学习的辅助效果。将每节课的PPT录屏,课下分享给同学们,是他摸索出来的最有效的方式。

每个视频开头,蒋玉龙都会用一个问题引入。蒋玉龙说:这是我的职责所在,也是我的心愿所系。如何使学生化被动为主动,自觉运用已有资源,提升学习效率?这是蒋玉龙集中精力攻克的第二个难题。五年后,这门课程入选上海市优质混合式课程示范案例。他会将需要重点探讨的知识点提前布置好,保证组内每位同学的任务量适中。在对知识点充分掌握的前提下,学生只需要花几分钟时间制作两三张PPT即可,因此,全班的作业完成率始终保持100%。

校内首开设:混合式教学提升学习效率早在2008年,蒋玉龙便已萌生把课程搬上网的想法。在他看来,检验学习成果,提高学生的归纳、反思和表达能力,是学习心得分享这一设置的意义所在。

在学习心得汇报前,蒋玉龙还设置了课堂小测验环节。混合式教学还提供了一些意想不到的便利,比如让学生睡个好觉。

课程效果不错,但蒋玉龙仍有些遗憾,他坦言,线下课程培养出的师生情感是无可替代的:只有真正看到同学们,才能更准确地了解他们的个性,与他们的提问和聊天才能更有针对性。正好可以让同学们多一次‘彩排机会,让课上汇报效率更高。

《半导体物理》知识点密集,学生很难在有限课堂时间内完全掌握。2008年,蒋玉龙承接微电子学院本科二年级专业必修课《半导体物理》的教学工作,便通过PPT录屏的方式帮助学生复习每堂课的知识点。蒋玉龙把最新版本的PPT录屏以知识点为单位进行剪辑,开设了一门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能不能让学生充分学习、理解贯通,而又不过多占用课上时间?这是他开始教学工作后着手破解的第一个难题。

《半导体物理》课程通常安排在周三上午的张江校区,宿舍到教室较远。我可以自学课程需要的近代物理和固体物理基础知识,时间安排更加自由,小块时间都能利用上。

他讲起课来抑扬顿挫,看他的课程视频,很难犯困。为了帮助他们学习和理解,蒋玉龙录制了一系列教学视频,以知识点分割,每个视频短小而切中关键,学生有疑问时可随时翻找出来重温。

汇报作业就是知识点串讲,如果都是些太偏太怪的内容,学生听不懂,还容易钻牛角尖。为了让这个环节有序、高效地开展,蒋玉龙花费了不少心思。

单周自学,学生可以多睡一会儿,双周需要到课堂讨论,他们也能将短则数十秒、长则几分钟的视频,在通勤的路上看上几段。双周心得分享环节展现的学习成果,来源于学生在之前两周的充分自学和反复巩固我可以自学课程需要的近代物理和固体物理基础知识,时间安排更加自由,小块时间都能利用上。在对知识点充分掌握的前提下,学生只需要花几分钟时间制作两三张PPT即可,因此,全班的作业完成率始终保持100%。

正好可以让同学们多一次‘彩排机会,让课上汇报效率更高。每个视频开头,蒋玉龙都会用一个问题引入。

校内首开设:混合式教学提升学习效率早在2008年,蒋玉龙便已萌生把课程搬上网的想法。为了让这个环节有序、高效地开展,蒋玉龙花费了不少心思。

《半导体物理》课程通常安排在周三上午的张江校区,宿舍到教室较远。如何使学生化被动为主动,自觉运用已有资源,提升学习效率?这是蒋玉龙集中精力攻克的第二个难题。